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类社会主客观并存,因此有评说历史之难。越界瞎掰:1、历史是复杂的、多面性的,谁也无法完全掌括全部,所以常有A面B面之争;2、存在着“佛眼看世界”与“魔眼看世界”之别,因此对于相同的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话语体系下的建构与评判;3、今人对逝者,存在着“事后诸葛亮”的优势和“时过境迁”的超脱。

 

从人类人口变迁史看,20世纪是人类人口前所未有的巨变世纪,是人类社会划时代的大转折点。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中国都是成就最大。毛泽东把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口由高死亡水平的传统社会带向了低死亡水平的现代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成就。就这一点,毛是当之无愧的世纪伟人。

 

一方面是少年儿童读书人口大势已去,另一方面是老年退休人口来势汹汹,这是怎样一个年龄结构失衡的人口变化呀?!这哪是在奔民族复兴之路,分明是一幅(赴)民族衰像之图(途)。面对铁证如山的统计事实,有关部门居然还能安之若泰地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或许这就是咱这个民族的悲剧:在不动摇中走向衰亡!

 

人口学看历史。建国之后头30年我国死亡水平迅速下降,这冷冰冰数字背后却是温情脉脉。这实际上是当时80%以上的农民受益结果,如果没有这么广大人群的健康受益,死亡水平各指标不可能下降如此之快。在这期间,虽有片段如三年饥荒、局部如知识分子群体的受难事实,但这些都不足以推翻全局性的变化成就。

 

人口转变初期,高死亡水平下降,最受益的人群是婴幼儿。我国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201‰下降到1979的43‰,这是新中国社会发展最惠民的统计事实,人口庞大的50、60后们的存在本身就是那个时代伟大成就的明证!吊诡的是,拥有话语权的一些50、60后们将自己所属的人口队列视为“人口包袱”归罪于那个时代。

 

许多人认为,新中国之后死亡水平迅速下降与历史上朝代更替和平之后人民休养生息一样,无特殊之处。但从人口史上看新中国之后人口变化是划时代,是彻底转向了低死亡水平社会。固然这是人类社会20世纪整体变化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医疗卫生成果以如此快速度惠及最庞大人口却是人类人口史上空前绝后的成就!

 

从人口看建国60年,前30年,全体百姓拥有最基本的生育权利,且享受了基本医疗教育服务,并为后30年准备了充裕的人力资本;后30年,全民被剥夺生育权利,而且让全国每个家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要命的是为给今后30、50年准备了一个少子老龄化、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的基础人口。真是成也人口,败也人口!

 

常说历史无真相,或因被遮蔽或有主客交融的建构或…。不过现代人口统计制度建立,为我们能够从宏观层面呈现历史真相、评说历史提供了坚实的统计事实基础。通过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只要秉持人口学学术立场正确解读有关的统计指标,无论是左、中、右派理念多么冲突,皆可读出相同的“客观历史事实”!

 

也许我们是个悲剧的民族,善于不断地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每当看到国家领导人外访期间向他国国父毕恭毕敬献花圈时,不禁让人发问:咱全体国民自己的呢?我们能否超越左右,达成共识?从人口学知识讲,仅就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两个领域的成就,我们就该理直气壮地肯定和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话题:



0

推荐

李建新

李建新

73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