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历史人人都能是“事后诸葛亮”,跳出历史局限人人都可以是“伟人”。重要的是,不是清算纠缠过去,而是反省面向未来。反省批判“文革”,是为了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悲剧;反省批判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为立刻纠正还在继续的严重错误。
历史的悖论常常是:当人类处在历史之中时,因陷入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当人类走出历史之外“幡然醒悟”时,却又因为历史已成为历史而唏嘘不已!如今,我们既在历史之中又在历史之外,许多事情包括人口,我们还可以“有所作为”!
资源有限(悲观)和无限(乐观)之争,既是事实之争,也是信仰之争,也因此,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争论。作为个体选择可随意,但是,作为制定大政方针的政府必须“高屋建瓴”地选择“乐观”论,尤其是对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否则,为不确定的“有限”而“削足适履”,不仅当今受折磨,而且也将失去未来。
今日坚决主张废除计划生育,鼓吹可以多生,一方面是要让本属于老百姓自身的基本生育权利回归;另一方面,鼓吹多生,不是要追求人口数量,而是为了调整已经严重失衡的人口内部结构。人口自身的长期均衡发展,才能保证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最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
重要的不是谴责“名人富人”拥有超生的“生育特权”,也不是担心“低素质”人口多生会导致所谓的“人口逆淘汰”,而是应该觉悟,要回本属于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自主生育的基本权利。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人群中存在着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的差异是自然的,生与不生,生多生少,这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