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怎样反应。当我们身处在人多拥挤境地时,如机场、地铁,医院,在“人多是负担”判断之下,第一反应或许是计生控制人口真必要,且处处是一副急匆匆怒冲冲的样子;但若是在“人是第一宝贵”观念之下,面对同样的现实,会思考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外部制度,且会出现谦让、宽容、讲秩序的景象。
想当年,咱共产党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之时(1947),面对黄炎培之问,如何走出历史兴亡周期律,答曰:民主。如今这问题时隐时现挥之不去,吊诡的是,一方面,希望“告别革命”,这本身就是彻底摆脱历史周期轮替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又担心选择“告别革命”,就无法走出日渐严重腐败由盛转衰的历史宿命。
想当年,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四处找理论根据时,咱马校长的《新人口论》派上了用场。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破坏了传统家庭结构,也使传统文化无栖息之地。如今,眼看着国家这个大家不给力,小家“常回家看看”又成了问题,咱周校长又成了传统孝文化的实践者、代言人。咱北大校长,“前仆后继”,好似“宿命”。
也许《新人口论》成为计划生育理论基础并不会让马老惊讶,但成为实践强制限制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可能是马老料想不到的。1979年9月为马老平反其实标志着政府对我国人口问题认识的本质变化,由毛时代“人多力量大”转为“人多是负担”,这也为1980年9月以《公开信》为标志的独生子女实施扫清了认识障碍。这个意义上讲,马老也不幸成为那个时代的政治“符号”。也就在那个时候,种下了导致今日及今后更大人口结构危机的祸根!如今周校长跪拜慈母被媒体过度解读为“要常回家看看”的“榜样”,其实是我国家庭结构危机的前兆,这些只是结构危机中的“冰山一角”。
很多时候,习惯于“破”,而疏于“立”。许多人担心,废除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计生委庞大的队伍不就下岗失业了吗?为了社会平稳过渡和谐发展,有破有立,可建议计生委机构原班人马保留,但观念和工作性质要彻底转型:变干预生育过程为保护生育,变管理育龄妇女为服务老年人口,变控制人口为促进家庭发展。
请全国13亿人口4亿多家庭户主们都来反省一下计划生育政策吧!看看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那个没有或将要承受计生之害:为准生证跑30多个橡皮章、惨遭大月引产、强制上环结扎、巨额社会抚养费征收,失独家庭不幸遭遇、空巢老人孤寂无援,难道国人生活的意义就是忍受当下痛苦和追求未来自我毁灭吗?!
1979年9月为马寅初平反时,“错批一人,多生三亿”似成共识,而独生子女政策也顺理成章地在成为那个时代我党纠正过去所犯“错误”的必然选择。然而,30年后今天再来评说人口历史,才发现毛时代的广义人口政策即全民健康和教育,顺应了人口发展趋势,为后30、50年打下了最为坚实而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20年以后,2030年,再来重新审视1980年以后的计划生育政策会发现,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是多么的短视愚蠢,是毫无雄才大略的决策。实际上,不需要等这么久,当现今越来越多的计生恶果事实摆在人们面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觉悟到:30多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民族灾难!
0
推荐